业主在小区群发文“检举”业委会成员 法院裁定其言论不实、侵犯名誉权 文业委那就值得商榷了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对业委会工作不满,检举业主可以采用合法方式提出建议。业主誉权但在业主群公开发表不实言论,小区点名“吐槽”业委会成员,文业委那就值得商榷了。成员裁定近日,法院犯名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因业主群不实言论引发的实侵名誉权纠纷作出判决,责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检举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4000元。业主誉权
《中国消费者报》了解到,小区原告小李是文业委某小区业主兼业委会成员。被告小赵为该小区原业主,成员裁定现已搬离。法院犯名两人曾是实侵业主群群友。原告诉称,检举被告于业主群内发布《告全体业主书》,谎称原告实施“以10万元收买业委会成员”“煽动业主发布不实言论攻击他人”“侵害全体业主利益”等行为,对原告进行毫无依据的人身攻击,严重损害原告在业主群和小区内的声誉,故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被告辩称,《告全体业主书》中提及的相关内容来源于小区业主所述,发布《告全体业主书》是为了行使业主对业委会成员的舆论监督权,并未刻意捏造、歪曲事实,没有使用侮辱性言辞贬损原告名誉。
对此,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被告发布的文章内容指出原告存在许诺给予业委会委员10万元“好处费”、鼓动业主发布不实言论对其他业委会成员进行人身攻击、私盖公章侵害全体业主利益等行为,但被告并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上述内容属实,故法院对被告辩称其言论属实的意见不予采信。虽然业主有权对业委会进行监督,但任何权利的行使都有边界,不得借监督之名捏造事实诋毁他人。被告在业主群内公开散布明显贬损原告形象的不实言论,客观上导致原告社会评价降低,侵犯原告名誉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条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据此,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责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4000元。
杭州互联网法院法官表示,本案被告在群聊中发布不实言论诋毁他人,导致原告社会评价降低,构成名誉侵权。司法应当充分发挥裁判的价值导向作用,合理界定言论自由与人格权保护的边界,惩治虚假谣言、发表不实言论等名誉侵权行为,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持。本案也提醒公众,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进一步拓宽了人们自由表达的空间。在合法的前提下,个人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积极行使建议、监督的权利。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发表言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遵循谦抑有度的表达边界。(施本允)
责任编辑:47
相关文章
- 在DOTA2的战术体系中,团战先手能力往往是决定胜负的核心要素。一个优秀的先手英雄既能打乱敌方阵型,又能为团队创造绝佳的输出环境。基于当前版本7.35d)的实战数据与职业赛场表现,深度解析十大最具统治2025-05-10
-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记者张恒)散装食品标签是否齐全,现场抽测需冷藏食品的温度是否合格……5月21日,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管局与沙河口区市场监管局联手对学校附近超市、便利店进行2025-05-10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一年挂靠收益10多万元、包报名、包拿证、不过退费……”近年来,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证市场持续火热,网络广告、电话推销铺2025-05-10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江国忠 记者朱海)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冷藏冷冻食品经营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备案检查。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2025-05-10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2025-05-10
-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显示,7月3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二批)》,智慧树、乐学高考、乐教乐学等15款APP在列。通报名单显示,15款APP的来源有华2025-05-10
最新评论